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区块链在防伪溯源、供应链管理、司法存证、政务数据共享、民生服务等场景中正广泛应用。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公布2023年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拟入选名单,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的“基于区块链信息共享的公积金多跨协同科创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区块链公积金服务平台”)上榜。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2021年开始中心基于“区块链公积金服务平台”,开始打造“公积金信息共享联盟链”,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公积金提取秒办、公积金贷款征信报告自动获取、川渝异地公积金贷款免证明、无纸化办理等多项创新应用,进一步推动公积金服务减要件、提效率。“目前公积金中心已高效办理363万笔公积金业务,为全市453万名缴存人提供安全、高效的公积金服务。”
上游新闻记者实测看到,市民只要通过“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办理公积金提取,在线上提交申请、刷脸认证后,在手机上点一下确认,资金几秒到账。此前,要办理该项业务,一般需要15个工作日。“没想到业务这么快就能办好,真是高效又方便!”来自渝中区石油路的徐女士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时说。
为何能大幅提升服务效率?根源就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便利。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区块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存证”上,有了这个公积金信息共享联盟链,就可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安全地跨机构使用数据,进而提升公积金中心与公安、民政、不动产交易、银行等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
如今,全市已有12家商业银行加入联盟链,公积金业务数据的共享,为公贷还款、商贷还款、个贷受理等业务监管提供了可信支撑,并且深化应用,助力银行创新金融服务。“目前我们与12家银行合作,基于个人住房公积金,开通了银行人消费贷款,预计将为银行实现贷款利息收入超过15亿元。”上述负责人说。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公积金信息共享联盟链”已经将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银行、政府相关部门等信息上链存储与共识,可以有效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业务合作银行间的数据共享,有效促进金融市场的信用建设和风险防控,也能够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面。 “下一步,我们将打通跨区域资金融通,探索川渝两地25个公积金中心资金属地化使用限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公积金信息共享联盟链”是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的重要场景之一。自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十六个部门启动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工作以来,渝中区作为试点地区,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从政务服务、金融科技、卫生健康、法治等13个重点领域中,选出28个应用场景进行建设,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多跨融合、高效协同,在试点城市中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